原标题:震荡和未知 英国脱欧重挫艺术市场
安妮施•卡普尔
近日,英籍印度裔艺术家安妮施•卡普尔在接受BBC的采访时,尖锐地评论了政治和艺术。卡普尔介入其中最显著的方面可能是他引领了英国火热的移民辩论。
安东尼·格姆雷在英格兰的《北方天使》由欧盟某机构资助,讽刺的是,脱欧派竟然用这件作品当成宣传海报。
当前,英国政府计划抑制移民的权利和福利,在这样的一个政治环境下,提倡移民控制政策,同时为移民提供更多服务的独立党迅速崛起。
我是今天在巴黎得到英国公投决定脱欧的消息的,当时的心情可以说是惊愤交加。始终无法相信阶级如此分化、国民素质如此不均的英国竟然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试图解答如此重大复杂的世界性的政治转折。就在前一天,同事们还在说应该没问题的,退不了的。
卡普尔1954年生于后殖民时代的印度,1973年移居英国,并在那里学习艺术,认为当前的移民争论是歇斯底里的,还有些可笑。他说道:“作为一个移民,我总是有很多问题。不管怎样,我出生在印度。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如果不是稍微轻松的移民环境,我们可能不会在这里居住、工作或者成为当权派的一部分”。
“如果执行这样的政策,意味着那些来艺术学院学习的学生或者相类似的人,将在他们完成学业或者工作后,99.9%的人都得离开。我们会减少我们的人才群体。为什么会这样做?这超出了我的理解。这也会导致经济上的愚蠢行为”,他说道。
当地时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根据BBC统计结果,截至投票结束,有约1741万选民支持脱欧,1614万选民支持留欧,脱欧阵营领先127万选票,英国脱欧成定局
他认为,艺术可能会在诸如全球变暖等问题上提供答案,并提倡创造力和培养年轻人的艺术才能。他对BBC说道“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让年轻人受制于一个束缚他们、束缚我们自己的计划中,受制于一种生产工具。我们希望年轻人能走出那里,在工厂中起作用,但是从未考虑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工作制造者,而不是工作找寻者”。
著名的艺术评论家Jerry Saltz在脸书(Facebook)上说:英国脱欧是民族主义、仇外、反移民的胜利,狠狠地警示了美国:不要姑息特朗普。本土保护主义、恐惧、仇恨和愤怒是特朗普的选民的根基……简直悲哀,我们要唤醒年轻的一代,我们需要年轻的投票肩负起责任,帮帮我们(英国年轻人袖手旁观,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对安妮施•卡普尔来说,艺术的力量不仅可以激发和抚慰人们,还可以被用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他说道:“如果要回答我们面对的一些困难问题,我可能不会惊讶,例如全球变暖,我们试图通过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也可能有艺术的解决方法”。
MoMA的首席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也在脸书上说:愚蠢的特朗普式时代开始了。
而Simon Lee画廊也贴出如下图片,沮丧失望情绪溢于言表。
《ArcelorMittal Orbit》
最后,为了展示自己是一个有风度的人,卡普尔对2012年他为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创作的雕塑《ArcelorMittal Orbit》遭到批评家和市民的抨击表示了不在意。他说:“它是一个弯管竖起的物体,稍显突兀。但是,这就是我创作他的原因,我希望它稍显突兀”。
Simon Lee 画廊Facebook截图
原文链接:https://news.artnet.com/people/anish-kapoor-calls-immigration-policies-ridiculous-286578
高度国际化的艺术行业,其实早就嗅到了危险的信息。早在公投之前,Tracey Emin、Anish Kapoor等等著名当代艺术家都曾为留欧而奔走,曾有超过300个创意艺术行业的领军人物联合发文,公开支持英国留欧。信中说:“从最小的画廊到最著名的艺术创意巨头,如果没有欧盟的支持和合作,有太多项目根本不可能实现……脱欧不仅将英国数百万国民带入未知的沟壑,也将影响更多国内外艺术创意产业的从业者和产业本身的发展。”这封信所言非常恳实,我们都知道无数当代艺术家最初都是在伦敦获得声望,而他们背后是数以亿计的资金、学术资源支持,这些资源很大部分来自于欧洲大陆。比如安东尼·格姆雷在英格兰北部创作的公共雕塑《北方天使》就是由欧盟内某机构出资完成。讽刺的是,脱欧派竟然用这件作品当成宣传海报。当然,格姆雷同志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启动法律程序驳斥脱欧派“滥用、曲解作品的含义”,而伦敦当代艺术门面一样的弗里兹艺术节更是由是德意志银行独家资助。
从一级市场的角度来说,西方当代艺术创作历来与欧洲文化命运息息相关。众多来自欧洲大陆的年轻艺术家来到伦敦这个孵化器生活、创作、交流,寻找灵感和机会。伦敦的画廊背靠广阔的欧洲大陆,面对活跃、丰富、多元的艺术家群体 ,得以自由地拣选高质量的艺术家培养合作,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这也是伦敦健康的当代艺术一级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英国脱欧后,欧盟公民失去了自由往来的机会,虽然脱欧派强调他们会保证高质量移民的流入,但年轻艺术家往往需要在伦敦积累数年方能符合所谓“高质量、高技术”的硬性条件。加之个体画廊很可能无力承办工作签证,这必定引起年轻艺术家放弃伦敦转投柏林这样更开放、便利的城市。
英国国家画廊
很多英国本土的dealer都支持退欧,大多是因为欧盟细致的艺术品交易规则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比如在行内被广为诟病的“ARR”——艺术家版权税。这本来是欧盟为了保护艺术家本身利益的一项法案,它规定了去世达到70年的艺术家的作品每次成交1000 欧元以上,买家就需支付额外的费用作为版权税,这笔钱将属于艺术家后裔。很多艺术家拥护这项法案,但行业内的其他机构比如画廊、dealer、拍行等都认为这是节外生枝,徒增麻烦。英国对此反应尤其强烈,指责这项法案毫无必要且十分尴尬,直接将矛头指向欧盟。而欧盟对艺术品进出口的规定,也使很多英国本土艺术经纪人在和欧盟外藏家做生意时颇费周章。
另外,为了刺激交易,英国5%的消费税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的。不少私人交易机构担心欧盟将出台统一消费税的规定来平衡欧盟内国家的消费量,这会使英国丧失现有的税费优势,导致藏家外流。
本文由www.2492777.com发布于艺术,转载请注明出处:英国脱欧只是重挫艺术市场?还没那么简单